了解最新等保資訊及等保政策
中國經濟新聞網訊(記者 王晶晶)“2020年,全球工業信息安全呈現技術應用化發展、事件爆發式增長、政策多維度深化、風險彌漫性擴散等特征,總體來看,危機中孕育希望,機遇與挑戰并存?!眹夜I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《2020年工業信息安全態勢報告》顯示,2020年工業信息安全技術趨勢呈現工控蜜罐技術走向深度應用、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備受關注、供應鏈安全成為新技術熱點、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安全防護四大特征。
其中,供應鏈安全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涵蓋產品在開發、交付、驗收、使用和維護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安全。近年來,個別境外國家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的無理打壓,凸顯了保障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。
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各業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,在安全領域自然也不例外。報告顯示,2020年到2027年,人工智能技術用于網絡安全所形成的市場規模預計將以23.6%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。同時,還有70%的組織正在受到網絡安全技能短缺的影響,嚴重的人員缺口為AI解決方案創造了機遇,因為人工智能技術使用越普遍,肯定是對安全從業人員的負擔是有所減輕的。
報告分析認為,工業領域勒索攻擊事件呈現增勢,勒索病毒已成頭號安全威脅。2020年,網絡犯罪分子越來越多地使用勒索軟件、加密威脅等攻擊方式,針對工業領域的勒索攻擊事件整體明顯增加,據統計,2020年工業領域勒索軟件攻擊事件共33起,比2019年增加超過3倍,遠超2017-2019年總和。另據報告顯示,過去兩年針對工業實體的勒索軟件攻擊暴增了500%以上,其中,制造業是發生勒索軟件攻擊事件最多的行業,攻擊數量占比高達36%。
另外,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攻擊活動頻多,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,攻擊者利用新冠疫情實施網絡攻擊事件層出不窮,醫療行業成為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。報告分析顯示,釣魚郵件成網絡攻擊常用手段。2020年,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,許多企業和機構將業務轉到線上,這共同使得釣魚郵件攻擊方式有所增加。他們以數據竊取為網絡攻擊主要目的,發生了多起針對醫療企業、醫療公司、制藥商開展的數據竊取事件。
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志強表示,接下來,他們將從以下三方面繼續加快推進工業信息安全工作,不斷提升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、風險防范能力和應急保障水平。
一是依托監測預警網絡探索開展風險預警通報工作。充分利用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、工業互聯網重要資源測繪與安全分析平臺,整體感知我國工業信息安全態勢,開展威脅監測分析,匯集威脅情報,探索開展風險預警通報工作,提升風險防范能力。
二是不斷提升威脅漏洞研究分析和服務能力。建立健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漏洞庫運行管理工作機制,強化漏洞挖掘深度和廣度,提升對政府部門的決策支撐能力,以及對企業的服務效能。
三是持續深化工業信息安全大數據分析研究。持續擴大監測平臺的數據來源,加強工業信息安全數據資源利用,不斷提高數據分析挖掘能力,以滿足政府部門、地方和企業的數據服務需求。
來源:中國經濟新聞網—中國經濟時報
聲明:本文來自中國經濟新聞網—中國經濟時報,版權歸作者所有。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上一篇:?等保測評到底有多重要?
下一篇:等保2.0是什么,哪些企業需要做